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5月13日—2025年5月19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传真:023-******,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邮政编码:40112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东石线A段、新峡渝线管道外部安全隐患治理 |
******街道长乐社区及新盛镇德胜村 |
******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
******有限公司 |
项目属迁建性质,共涉及4处安全隐患,迁改输气管道水平长度共计约1.797千米,其中东石线A段输气管道水平长度约1************街道德胜村,改线水平长度401.7米;改建管道选用D273×7毫米无缝钢管,改线设计压力与原管道设计压力一致;东石线A段原有管线约652米原地注氮封存。新峡渝线隐患位置1、2均位于九龙坡区西彭镇长石村,合并改建段改线水平长度695.44米,改建管道选用D457×9毫米无缝钢管,改线设计压力与原管道设计压力一致,新峡渝线原有管线约605米原地注氮封存。公辅工程包括管道防腐工程、通信工程、附属设施(标志桩、警示带)等,东石线A段依托新盛站、大岚垭站及转关口阀室截断,依托新盛站清管发球、大岚垭站清管收球收集清管废渣,隐患位置1、隐患位置2分别依托新盛站、大岚垭站火炬系统处理事故放空废气。新峡渝线依托西彭站、九宫庙站及陶家阀室截断,依托西彭站清管发球、九宫庙站清管收球收集清管废渣,依托西彭站火炬系统处理事故放空废气。项目施工期约6个月,施工期设占地1.82公顷施工作业带、占地0.055公顷堆管场,不设施工营地、取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等。 项目总投资753.8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5万元,占总投资12.6%。 |
(1)生态影响。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755公顷,占地类型以耕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为主,开工前应按照规定办理天然林、永久基本农田征占用相关手续。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评价区植被类型以常见种为主,对评价区内陆生植物及植被影响小;施工噪声等活动对陆生动物造成短暂干扰影响,动物可迁徙至周边区域替代生境,对陆生动物的短期影响有限。评价范围不涉及鱼类“三场一通道”,项目涉水施工期短,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小。拟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管道沟槽开挖尽量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小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范围,施工堆管场禁止占用天然林。管道施工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展植被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5米范围内种植浅根系植被,林地穿越段按要求开展林地补偿恢复或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明挖段管沟采取防雨布覆盖或编织土袋临时拦挡等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避开晨昏时段,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培训。加强管道涉水施工环境管理,河流涉水施工段尽量安排在枯水期,禁止捕捞鱼类等水生生物。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的生态影响可接受。 (2)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试压废水、生活污水等。施工废水单段产生量约2立方米/天,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作业区洒水抑尘;试压废水总产生量约168立方米,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或周边绿化;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周边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不新增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施工期试压废水沉淀池采取防渗措施,运营期输气管道埋地敷设且密闭输送,采用外防腐层和强制电流阴极的联合保护方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4)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具尾气、焊接烟尘、少量施工期管道置换放空废气。拟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推广湿式作业,施工作业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散料堆放采取密闭围栏及覆盖措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焊接选用优质环保焊条;施工期管道氮气置换过程中东石线A段管道内天然气依托大岚垭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峡渝线管道内天然气依托九宫庙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运营期天然气在埋地输气管道内密闭输送,正常工况下无生产性废气排放。事故状态放空废气及定期清管检修放空废气均依托上下游站场放空火炬点燃排放,其中,东石线A段隐患位置1、隐患位置2事故放空废气,分别依托大岚垭站、新盛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峡渝线事故放空废气依托西彭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东石线A段清管检修放空废气依托大岚垭站2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新峡渝线清管检修放空废气依托九宫庙站30米高放空火炬放空。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可接受。 (5)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挖掘机、推土机、吊管机等设备噪声,源强为83~95分贝。拟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作业,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挡隔声;施工运输车辆采取限速、禁鸣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可接受。运营期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不会产生噪声污染,不新增噪声设备,非正常工况下放空噪声产生频率低、时间短,放空结束后噪声影响消失。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总体可接受。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施工废料、河沟淤泥、废弃原管道标识桩等。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01吨/天,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废焊条、废包装材料等施工废料产生量约0.37吨,外售回收利用;河沟或沟渠开挖淤泥产生量约5立方米,自然晾干后用于周边道路回填;废弃原管道标识桩等回收后用于改建管道地面标志桩等标识设置,原管道注氮封存后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并及时报綦江、九龙坡区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备案。运营期不新增固体废物,东石线A段、新峡渝线清管废渣分别依托下游大岚垭站、九宫庙站收集后,由江北作业区定期交由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为天然气泄漏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拟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居民集中分布区加大巡线频次,依托上下游阀室紧急截断阀,定期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管道沿线设置标识桩、警示牌等;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将改建段纳入建设单位环境风险事故应急体系,及时更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应急预案的衔接和联动,建立事故检修天然气放空台账记录,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与疏散演练。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
******委员会核准项目(项目代码:2411-500110-04-01-555146) |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
2 |
綦南线管道外部安全隐患治理工程 |
******街道黄荆村2组、石角******街道长远社区) |
******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
******有限公司 |
项目属迁建性质,共涉及5处******街道黄荆村2组、石角镇下湾村一社,设计迁改长度均为275米;隐患位置3位于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街道长远社区,设计迁改长度为550米、680米。改建管道选用D273×7.0毫米无缝钢管,改线设计压力与原管道设计压力一致;原有管线约1.596千米原地注氮封存。公辅工程包括管道防腐及阴极保护系统、通信工程、管道标识等,依托南川站、万盛站及大岚垭站处理清管废渣,依托沿线输气站场、干线阀室截断及火炬放空系统。项目施工期约3个月,施工期设占地1.695公顷施工作业带、占地0.2公顷堆管场、长度250米施工便道,不设施工营地、取土场、弃渣场等。 项目总投资839.0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3万元,占总投资30.15%。 |
(1)生态影响。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24公顷,占地类型以耕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为主,开工前应按照规定办理天然林、永久基本农田征占用相关手续。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分布,评价区植被类型以常见种及广布种为主,对评价区内陆生植物及植被影响小;施工噪声等活动对陆生动物造成短暂干扰影响,动物可迁徙至周边区域替代生境,对陆生动物的短期影响有限。评价范围不涉及鱼类“三场一通道”,项目无涉水施工,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小。拟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林地区域管道沟槽开挖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小土壤扰动和地表植被破坏范围,施工堆管场禁止占用天然林。管道施工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施工完成后及时开展植被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5米范围内种植浅根系植被,林地穿越段按要求开展林地补偿恢复或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施工作业区域采取截水沟、临时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避开晨昏时段,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培训。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的生态影响可接受。 (2)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试压废水、生活污水等。施工废水产生量约5立方米/天,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压废水产生量约125.8立方米,在分段试压末端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4立方米/天,利用周边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不新增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施工期试压废水沉淀池采取防渗措施,运营期输气管道埋地敷设且密闭输送,采用外防腐层和强制电流阴极的联合保护方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4)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机具尾气、焊接烟尘、施工期管道放空天然气。拟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推广湿式作业,施工作业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散料露天堆放采取密闭围栏及覆盖措施;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焊接应用技术成熟焊接工艺;施工期管道放空天然气依托隐患整治段上下游的阀室或输气站火炬放空系统排放,站场或阀室均设直径100毫米、高度15米放空立管。其中,隐患位置1、2天然气排放量为3031立方米,依托大岚垭站放空区或营寨阀室放空区;隐患位置3天然气排放量为2325.6立方米,依托万盛站放空区或南平阀室放空区,隐患位置4、5天然气排放量为2237立方米,依托南平阀室放空区或南川站放空区。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运营期天然气在埋地输气管道内密闭输送,正常工况下无生产性废气排放。事故状态放空废气及定期清管检修放空废气均依托上下游站场或阀室放空火炬排放。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可接受。 (5)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挖掘机、推土机、顶管机等设备噪声,源强为98~102分贝。拟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作业;合理规划顶管作业和碰口作业时间,顶管作业区域和碰口区域周边的敏感点设置硬质围挡隔声,施工运输车辆采取限速、禁鸣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可接受。运营期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不会产生噪声污染,不新增噪声设备,非正常工况下放空噪声产生频率低、时间短,放空结束后噪声影响消失。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总体可接受。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施工废料、顶管施工废泥浆、废弃原管道标识桩等。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01吨/天,交由环卫部门处理;焊渣、废焊条、废包装材料等施工废料产生量约0.55吨,外售回收利用;顶管施工废泥浆产生量约3.1立方米,在泥浆干化池内处理后循环利用,剩余泥浆干化后运往附近砖厂综合利用;废弃原管道标识桩等回收后用于改建管道地面标志桩等标识设置,原管道注氮************委员会、万盛经开区改革发展局备案。运营期不新增固体废物,清管废渣依托南川站、万盛站及大岚垭站收球装置收集后,由江北作业区定期交由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为天然气泄漏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拟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居民集中分布区加大巡线频次,依托上下游紧急截断阀,定期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管道沿线设置标识桩、警示牌等;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将改建段纳入建设单位环境风险事故应急体系,及时更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与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应急预案的衔接和联动,并建立事故检修天然气放空台账记录,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与疏散演练。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
******委员会核发企******委员会核准项目(项目代码:2411-500110-04-05-774747) |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
3 |
元泰新材料项目 |
重庆大足锶盐新材料产业园内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5万吨/年碳酸锶项目;按照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拟建项目碳酸锶产能不得超过2万吨/年。拟建项目占地面积120.81亩,主要建设1条粗品碳酸锶生产线和下游产品生产线:1条高纯工业品硝酸锶(晶体)生产线、1条高纯工业品硝酸锶(粉末)生产线、1条高纯六水氯化锶生产线、1条工业碳酸锶生产线等,配套建设相关公用工程、辅助工程、贮运工程和环保工程;碳酸锶生产规模不超过2万吨/年(折算)。 拟建项目总投资3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88.5万元,占总投资的6.1%。 |
(1)地表水:拟建项目实施后,设备清洗废水、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水均直接回用于生产。循环水系统排水、锅炉排污水、真空泵废水等生产废水经“化学处理+压滤”处理,生活污水经处理规模为30立方米/天的“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满足要求(相关指标参照梁滩河流域管控标准)后排入苦水河。 (2)大气环境:拟建项目粗品碳酸锶生产线天青石精矿、尾矿磨机产生的磨矿粉尘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粗品碳酸锶生产线天青石精矿、尾矿酸洗废气经“两级碱洗塔+一级水洗塔”处理后达标排放;粗品碳酸锶生产线的复分解废气、氨水制备尾气、碳酸铵制备撬尾气以及氨水储罐废气经“氨水吸收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硝酸储罐呼吸废气、高纯工业品硝酸锶(晶体)生产线化料废气经“一级碱洗塔+除雾器+SCR脱硝”处理后达标排放;高纯工业品硝酸锶(晶体)生产线的干燥废气、包装废气经“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处理达标后,与高纯工业品硝酸锶(粉末)生产线的粉碎废气、包装废气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合并排放;高纯氯化锶生产线的化料废气经“两级碱洗塔+一级水洗塔”处理后达标排放;高纯氯化锶生产线的干燥废气、包装废气经“旋风除尘器+水洗塔”处理后达标排放;工业碳酸锶生产线的干燥废气、包装废气、热风炉天然气燃烧烟气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工业氧化锶生产线的干燥废气、旋转窑天然气燃烧烟气及煅烧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高纯碳酸锶生产线的干燥废气、包装废气、热风炉天然气燃烧烟气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氧化铝滤饼中间品生产线的发料废气、硫酸储罐呼吸废气经“一级酸洗塔+一级水洗塔”处理后达标排放;氧化铝滤饼中间品生产线的化料废气、液体聚氯化铝生产线的化料废气、盐酸储罐呼吸废气经“两级碱洗塔+一级水洗塔”处理后达标排放;肥料级硫酸铵生产线干燥废气、包装废气经“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处理后达标排放;蒸汽锅炉及备用蒸汽锅炉均以天然气为燃料,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分别经1根15米高排气筒排放。实验室检测废气经“碱液喷淋塔”处理后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 (3)声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控制噪声。 (4)地下水(土壤):拟建项目按地下水环境导则等管理要求生产废水和液体物料输送管道采取专管或明管设计,采取分区防腐防渗措施,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五车间和七车间涉及液体物料生产装置区域,化验实验及机修间、罐区、乙类仓库(双氧水堆存区)、一车间、二车间和三车间外尾气吸收塔区域、碳酸铵储罐区域、事故池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区域按照重点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仓库一、仓库二、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等按照一般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对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拟建项目废水处理生化污泥、粗品碳酸锶生产线天青石矿水洗压滤机产生的压滤滤饼、废分子筛等一般工业固废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能力或经营范围的单位利用和处置。拟建项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餐厨垃圾交有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粗品碳酸锶生产线精矿除杂压滤机产生的压滤滤饼、尾矿除杂压滤机产生的压滤滤饼、高纯工业品硝酸锶(晶体)生产线压滤机以及精密过滤器产生的滤渣等按要求进行危险特性鉴别,鉴别前按危险废物管理。废脱硝催化剂、废机油、实验室废物、沾染危险化学品的废包装等危险废物定期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 (6)环境风险防范:拟建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拟建项目按要求设置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生产车间、装卸区、危险废物贮存库等设置截水沟或地池;各储罐区设置围堰,液体储罐设液位高低报警器;设置1座有效容积1308立方米事故应急池及雨污切换系统;厂区设置双回路电源及备用电源。对企业雨水排放口、各缓冲池的总锶、总钡、六价铬等重点重金属等进行定期监测。依托园区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大足锶盐新材料产业园设有有效容积3500立方米的片区事故池和7500立方米的园区事故池,厂区事故池容纳不下的事故废水可送至园区事故池暂存;苦水河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建有拦截闸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
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对本项目予以备案(项目编码:2211-500111-04-05-613986) |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